188体育

当前位置: 188体育: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海门以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构建“人人监管”新格局——
创新“吹哨”机制 共治事故隐患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18 字体:[ ]

近日,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一员工在执勤时,敏锐发现变电站主控室挡鼠板存在缺失现象,可能引发啮齿类生物侵入导致电力线路短路风险。该员工严格遵循公司安全应急预案规程,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进行汇报,并同步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对隐患区域实施物理隔离管控。通过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成功规避了可能引发的电气系统故障,保障了企业生产设施安全及全体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安全。

依据企业内部《事故隐患报告与奖励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该公司对该员工给予1000元现金奖励。公司表示,该机制自建立以来,员工参与安全隐患排查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安全氛围日益浓厚,逐步形成了企业与员工责任共担、安全共赢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海门区委、区政府始终将安全生产摆在突出位置,全力以赴推进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从业人员主动“吹哨”,生产经营单位迅速响应、自觉整改,部门协同精准施策,全区上下形成了“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监督”的浓厚氛围。

据统计,截至目前,海门全区已在工贸、危化、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渔业船舶等10个重点行业领域实现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推广全覆盖。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通过员工内部排查上报,累计消除各类隐患7500余项,累计发放奖励资金约160万元,一批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得以及时化解,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哨声”响起来:

分层推进 因业施策

“4号塔吊司机在没有满足安全条件的情况下违规吊运材料,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前不久,海门建工集团某在建项目安全员接到工人杨卫东的隐患报告。经现场核查确认情况属实后,项目部第一时间暂停塔吊作业,并对塔吊司机及信号司索工进行批评教育,强调“十不吊”原则的重要性。

杨卫东的及时报告,避免了可能发生的重大起重吊装事故,为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工作树立了榜样。为激励全体参建工人积极参与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项目部给予杨卫东100元物资奖励,表彰其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安全意识。

这是海门区在住建领域推行“四位一体”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一个缩影。该机制整合建设、施工、监理、分包等四方力量,构建报告奖励联合体。“这一机制有效促进了四方单位在安全生产上协同合作、齐抓共管。机制自实施以来,项目部共收到事故隐患报告11起,整治事故隐患17处,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安全保障。”该在建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

“不同行业风险结构、作业特点、管理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不能‘一刀切’。”海门区安委办主任、应急管理局局长葛小军表示。为此,海门创新推出“一行业一方案”的差异化推进策略。在工贸行业领域,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协作组作用,将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与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安全风险辨识管控、隐患自查上报等工作深度融合。在燃气领域,指导企业组建由安全总监牵头的专项工作组,定期开展隐患诊断能力提升培训。在交通运输领域,聚焦“两客一危”企业全覆盖,并延伸至港口码头、在建交通工程,激励全员参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在渔业船舶领域,创新“合作社+编组”管理模式,发挥渔业合作组织牵头发动作用,以10人以上渔船为编组,统一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机制。

“奖牌”发下去:

重奖功臣 激励全员

“我上报隐患不仅拿到了奖励,更重要的是保护了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份成就感是用什么都换不来的!”海门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安检员曹笠在日常检查中发现一用户私改燃气管道、将燃气表接入车库,存在重大爆燃和一氧化碳中毒风险。他立即上报,企业迅速处理,及时化解了风险。根据公司奖励制度,曹笠获得了200元现金奖励。

“燃气安全关乎民生,看似简单的一个隐患报告,可能会避免一起事故。隐患有大小,奖励有梯度。我们就是要让发现隐患、消除风险的人得实惠、有荣誉、受尊重。”海门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安全副总监刘浩民介绍,企业建立分级奖励制度,依据隐患的严重性、整改难度及潜在风险进行分类,一般隐患奖励100元,重大隐患奖励200至10000元。通过正向激励,极大地调动了一线员工排查报告隐患的积极性。目前公司已形成“发现-上报-整改-分析”的闭环管理流程,确保事故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实现隐患动态清零。

2025年7月,一辆白色福特汽车驶入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通海门石油分公司3号加油岛。当员工黄佳明为顾客加注油品时,发现顾客车辆油箱异常,出现跑冒油现象,汽油瞬间沿车身淌至地面,气味刺鼻,随时可能引发火灾。黄佳明立即按下紧急停泵按钮,呼喊同事启动应急预案。最终,在众员工合力处置下,现场险情排除,无人员受伤、无设备损坏。事后,分公司依据《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办法》,对首位发现并正确处置事故隐患的黄佳明奖励200元,并在月度安全例会上通报表扬。

“小隐患小奖、大隐患大奖”的分级激励理念已在海门众多企业落地生根。南通中远海运重工装备有限公司不仅推行“无责备文化”,鼓励员工主动报告危险经历和隐患线索,还创新推出“安全积分制”“百日安全班组奖”“年度安全之星评选”等长效激励方式。员工通过“随手拍”提报隐患可获积分兑换奖励,连续100天无事故的班组可获得专项奖励,年度无事故、无违章的员工更有5000至10000元的高额奖励。“员工是安全治理的真正主角,是消除安全隐患的主力军。要通过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让员工逐步形成安全文化认同,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南通中远海运重工装备有限公司安全监督部部长顾亮说。

“治本”抓到底:

动态分析 系统防控

海门区在推动隐患报告奖励过程中,不仅重视“治标”,更着眼于“治本”。区安委办、区应急管理局引导企业将隐患整改与系统治理相结合,通过对上报隐患的类型、分布、时段、原因等进行多维度分析,找出管理漏洞和体系缺陷,实现举一反三、源头治理。

南通中远海运重工装备有限公司以“隐患动态分析”为抓手,构建“精准培训+源头治理”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根据生产实际及前期隐患排查数据,每月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另一方面,以工艺流程优化为突破口,从源头上规避风险,推动标本兼治。“从今年3月收到的员工事故隐患报告来看,主要集中在起重、登高作业方面。比如,舱盖打开前未及时清理箱体内的杂物,容易掉落砸伤下方起重挂钩人员;挂钩位置设置不合理,存在脱轨坠落风险等。”顾亮说,从今年4月起,企业将起重作业作为月度培训重点,在班组晨会上着重强调,并积极推动在设计制造阶段尽量将高处作业平面化。

“长效治理的关键,是将员工报告隐患的‘金点子’变成企业安全管理的‘真本事’,将点上的整改转化为面上的提升。”葛小军表示,“我区将进一步推动企业隐患数据共享和风险预警互联,加强行业间互学互鉴,支持企业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数字化建设。下一步,我们还将着力推动企业从‘单一隐患整改’向‘系统风险防控’转型升级,真正实现本质安全。”

海门区通过创新实施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不仅织密了安全生产防控网,更探索出了一条“员工主动报告、企业快速响应、政府精准支撑”的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径。


9b7fe43a768c36ab88a0f6b76ef4a4be~1.jpg

8d739d642fd97121f9d2222975af269e~1.jpg

168435aa7c6e09668c6de6db6232adbb~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