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华海船舶信号制造有限公司前身为海门县船用信号厂,自1980年成立以来,长期专注海上救生烟火信号的研发与制造。公司坚定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通过深入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持续强化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多措并举筑牢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基石。
昨日,记者走进江苏华海船舶信号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区域,工作人员正在开展隐患排查。据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陈锋桦介绍,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公司尤其注重对“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四超”(超员、超量、超时、超能力生产)等重大隐患的排查。“通过建立详细的隐患治理台账,对发现问题进行统计、分类、总结与提升,确保隐患整改形成闭环。同时,强化隐患排查常态化机制,不断提升排查治理效能,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今年以来,整改率达到100%。”陈锋桦说。
公司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作为核心,着力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通过规范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流程,实现安全风险的“自辨自控”。据介绍,一方面,公司持续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强化企业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对生产全过程进行风险辨识与评估,通过清单化管理确保风险始终受控;另一方面,致力于固化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健全制度、增强力量、创新模式、提升信息化水平,整体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在总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效基础上,公司深入开展治本攻坚行动,力求形成一批抓基础、抓重点、抓长效的管理办法。
加大技改投入,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力度和安全生产投入。“目前,公司生产线前道危险性较高的工序已实现‘人药隔离’‘人机隔离’,自动化、机械化程度较高。为进一步降低风险,公司计划对目前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后段成品包装工序进行升级改造,通过提高机械化程度,减少现场作业人员,逐步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无人’的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陈锋桦表示。当前,公司正加快“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融合步伐,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提升本质安全。通过推动智能制造设备改造,研发应用机器人及智能成套设备,替代危险岗位人工操作,并致力于实现从原料制备到产品出入库的全流程数据采集与监控,利用先进控制与实时优化技术,提升过程控制与管理水平,确保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可信交互。
此外,公司实行安全生产总监制度,安全总监具备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资质,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均持证上岗并按规定进行年审复审;新员工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公司严格执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将安全意识与行为规范放在首位,每年年初制定详细的年度教育培训计划与人力资源培养规划,针对不同岗位开展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应急救援等专题培训并进行考核,建立了“一人一档”的培训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