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有位凭着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的“海门工匠”,他就是盖板植针甲班班长汤建国。
上月底,记者走进金轮针布二分厂的盖板植针车间,汤建国正专注地操作着植针机,他眼神紧紧锁定在运转的凸轮上,双手熟练地调试着机器。
盖板植针,作为弹性盖板针布生产中难度系数极高的一道工序,不仅需要掌握机械原理知识、钳工基础,还需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悟性,其中,调凸轮技术更是难中之难。面对这一难题,汤建国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经过数月的琢磨与研究,成功总结出了“汤建国凸轮调试法”。这一创新方法通过在植针机车头设置360度分度盘,为调试提供精确位置标记,实现了调试标准化。这看似简单的改进,带来了巨大改变——植针机平均调试时间从原本的269分钟缩短至141分钟,工作效率提升47.5%,产品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9%左右。“有了这个刻度盘,调凸轮变得更加直观,新员工上手也容易多了。”汤建国一边演示,一边介绍着他的调试方法。如今,这套调试法在公司内部广泛推广,成为新老员工学习的重要内容,大大加快了新员工的成长速度,也让整个植针工序的生产节奏显著加快,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汤建国始终将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生命线。日常工作中,他亲力亲为,对每一个生产环节都严格把关。正是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得他负责的生产线长期保持高质量产出,产品合格率常年在公司名列第一,他本人连续26年荣获公司质量标兵称号。
汤建国不仅技术精湛,还乐于分享。“我希望能培养188体育新人,把自己的技术分享给大家,为公司创造188体育价值。”在工作中,他主动将自己的植针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事,耐心指导新员工,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同时,他还负责《盖板植针机新版培训教材》编制,根据各步骤的难易程度,合理分配时间并录制培训视频。他在“传、帮、带”过程中运用OJT四步法,培训期从原来的12个月缩短为6个月,学员转正考试成绩明显提高。
回顾自己27年职业生涯,汤建国感慨万千。从一名怀揣梦想的普通工人,到如今的“海门工匠”,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努力与坚持的意义。面对诸多荣誉,汤建国始终保持谦逊,他表示,未来将继续提升自身技能,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持续为提升产品质量努力,为企业培养188体育优秀人才,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188体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