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社会各界人士: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优化城市公共设施命名体系,我区拟对部分桥梁进行重新命名。桥梁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是交通的纽带,更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精神的象征。为了更好地体现桥梁的功能、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现面向广大市民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
一、重新命名的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部分桥梁的现有名称已无法充分体现其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或功能特点。重新命名桥梁,旨在:
1.突出地域特色:通过命名反映桥梁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或自然风貌;
2.增强辨识度:使桥梁名称更易于记忆和使用,方便市民和游客识别;
3.传承文化底蕴:通过命名弘扬城市文化,传承历史记忆,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二、拟重新命名的桥梁范围
本次重新命名涉及10座桥梁。分别是:1.东海南路桥(现名),位于人民武装部南门,南接宁海路;2.实验小学门口桥(现名),位于第一实验小学南门;3.滨河东路十三号横河桥(现名),位于滨河东路东海路南;4.钱塘江路黄海路口北侧桥(现名),位于钱塘江路黄海路口北;5.行政中心桥(现名),位于信访局东侧连接停车场;6.市政府西桥(现名),位于南京路张謇大道东约120米;7.富江路桥(海门河)(现名),位于富江路丝绸路北约350米;8.岷江路海门河桥(现名),位于岷江路丝绸路北约350米;9.长江路跨智创河桥(现名),位于长江路北城路南;10.宏伟路桥(现名),位于宏伟路丝绸路北300米(跨海门河)。
三、命名原则
1.桥名应简洁明了,字数控制在8字以内,易于记忆和传播,可附50至100字的命名说明,阐述桥名的寓意、文化内涵或与桥梁相关的创意点。
2.主题鲜明,能够体现桥梁的地理位置、功能特点、文化底蕴、历史传承或城市精神,展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3.避免使用生僻字、歧义字,确保名称在普通话及当地方言中读音朗朗上口,无不良谐音。
四、征求意见方式
1.征集时间:自公告发布起,截止时间2025年6月12日。
2.参与方式:将意见发至电子邮箱yhc2104089@163.com,或投递至南通市海门区北京中路588号海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投稿者须注明姓名、单位、通讯地址、联系方式。投稿人须保证应征作品原创、合法,如产生侵权、盗版等相关纠纷,由投稿人负完全法律责任。
五、评选方式
1.初步评审:征集截止后,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局会同公安、民政等相关部门,按照公平、公正原则对征集桥名从文化内涵、创意性、与桥梁的契合度等多个维度筛选出3个候选名单。
2.投票:初步筛选出的桥梁候选名称将通过海门区住建局微信公众号公示,并邀请市民投票。
3.最终确定:投票数量最多的确定为最终命名方案。如作品最终采用,将对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品。
六、联系方式
如有疑问或需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请联系海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处:电话0513-68025076。
市民朋友们,桥梁的命名关乎每一位市民的日常生活,也关乎城市的形象与未来。我们诚挚邀请您积极参与,为桥梁命名贡献智慧和创意,共同为我们的城市增添188体育文化底蕴和时代风采!
感谢您的支持与参与!
南通市海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5月11日